监督用人两手抓反腐才能见实效
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2所部属高校,发现了一批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形成了47份巡视反馈情况报告。
翻开近段时间各地的“巡视清单”让人触目惊心。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矿产开发、国有企业、政府采购、科研经费、民生资金等民生项目领域的腐败问题,几乎涉及所有被巡视地方和单位,堪称当前腐败问题“高发区”“重灾区”。众所周知民生资金本来是老百姓的“保命钱”,但在一些地方却成了腐败分子的“唐僧肉”,虽不普遍,但性质恶劣。
为何滋生腐败的地区如此集中,相信除了在对人员的管控上不到位,更关键的应该还是在人才选拔上面出现了问题。选拔人才应遵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则,不能一考定终身以考试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衡量人才标准。而要多方面考察,选拔那些政治素质过硬、作风正派、道德上没有问题的人员从而杜绝“能人腐败”的问题发生。
从以往的提拔干部方式来看,用人往往靠的是单纯任命或直接提拔,难免存在“病人”上位。因此,在“上位”这个关键点上要综合测评,纪检部门要加强监督,坚决决绝关系上位等违规提拔任用的事件发生。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滋生。
当前,腐败灾区频频出现,而拯救腐败“重灾区”的重点还是在于治人。由于国家的性质等因素决定了领导班子某些人权力过于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以致使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一把手”频频涉及违纪违法问题。当前的巡视手段只是短暂的督查、检查,只能发挥短期的威慑热量很难形成长期的监督管理作用。因此应在加强权力管控上做文章,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
总的来讲,腐败行为之所以会发生还是“人”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在选任领导干部时重才不重德,加之日常监督缺位,给予所谓“能人”权力寻租机会多、空间大,使之极易出现腐败问题。因此,对于那些资金密集、利润丰厚、权力集中的领域,在加强对相关资金项目的监督的同时更要在管人、治人上常抓不懈。(文/羽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