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祛“官气”的好干部
在习近平看来,“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他要求:“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他改上访为下访,畅通了群众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2014年11月5日,《新华网》)
群教活动中群众普遍反映的现象是一些干部的官僚气息太浓,不仅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而且还时刻以自我为中心;不是以人民群众为本,而是以自己的官位为本。人民群众最厌恶的是高高在上的“衙门作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官气重,其根源就是干部心中丧失了群众观念,没有把群众路线走好。为人民群众服务就应该放下“架子”,去掉“官威”,与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真诚相待,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只有放下官气便会迎来人气,有了人气便能弘扬正气。多一些有官德的干部,老百姓便不再会怕贪官污吏,腐败堕落和作奸犯科者也便难有生存的土壤。真正要彻底祛除官气就得靠学习铸就,靠修养磨炼,靠实践升华。
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原则的要求,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自觉带头加强学习钻研和思想道德修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要用正确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匡正自己,固其志、守其德、慎其行。要时刻警惕“官气”的腐蚀,增强抵御各种腐朽生活方式诱惑和腐蚀思想侵蚀的免疫能力,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爱民务实的情怀,经常审视自己的党性强不强、本领硬不硬、业绩优不优、言行正不正,自觉清理不健康的苗头,清理庸俗的追求,做到防微杜渐,不越雷池一步,即使环境再变,灵魂也不浮躁,诱惑再多,步子也不乱套,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文/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