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请”色变的“人情债”
猪羊下崽摆酒,出狱办个“冲喜”酒,考不上大学也要来次“升学”宴……2013年,重庆大巴山区“国贫县”城口县庙坝镇共操办各类酒席1063次,收送礼金6300余万元,而全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和才9300万元。基层名目繁多、大操大办的“红白喜事”近年来愈演愈烈,不仅成为民众的沉重负担,而且败坏社会风气。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通过乡规民约等方式整治各种“人情债”。(摘自人民网)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请客送礼,礼尚往来,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们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礼尚往来越来越被定义为货币往来的代名词,甚至演变成了一种人情债务,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让人不禁谈“请”色变。生日、满月、婚嫁、乔迁、升学、升迁、冲洗等等,人情的种类越来越多,人情的档次越来越高,随礼的份子钱也越来越多。人情债的泛滥导致人人都不堪其苦,为了把送出去的收回来,又都身不由己的陷入其中,面子思想、攀比情绪等促使大家都情不自禁的成为人情债背后的推手,成为“红色炸弹”的制造者。
逢喜事办酒席,本该是单纯的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贺闹热,如今却成为收回礼金的由头,为了把自己送出去的收回来,酒席越办越大,而菜品酒水比别人差点还觉得没面子,于是酒水要捡高档的上,菜品要捡有特色的吃,造成大量的餐桌浪费。
如何让谈“请”色变的“人情债”回归理性,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转变观念,营造和谐的人情关系和淳朴的民风民俗,要崇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从金钱的牢笼中挣脱出来,认识到真情实感的祝福远比沉重的礼金更加珍贵。(文:华采衣兮)